近日,教育部继下发了要求切实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及各项资助工作的通知后,紧接着又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下达了决定在全国推广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的文件,两个文件都聚焦于一点,即让贫困生有书读,读好书。
教育部想得很周到,为了不至于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因交通费犯愁,提前给各高校打招呼,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通道”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要求高校主管校领导亲自抓,在新生报到现场一律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区域,保证所有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入学。通知还就资助经费的发放问题做出了安排,体现了教育部不让一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因贫不能来校报到的决心和善意。
人们常说,教育公平要从起点抓起,别的暂不论,先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交通费入手,让他们顺利地跨入大学校门,何尝不是一种起点公平。这些年,我们没少听说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因负担不起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犯愁的事;有的家长则担心交不起高额学费、负担不了子女四年的生活费用,建议子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这样说来,教育部要求各大学开通“绿色通道”,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交通费,还在于向学生本人和他们的家长传递一个信号:政府还会通过各种助学手段帮助贫困生读完大学,请学生和家长放心。
如果说教育部下发的上述通知体现的是一种良苦用心的话,那会同两部门决定在全国推广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的助学行动,则实实在在表达了通过帮困助学的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的良好愿望。
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而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悉,2010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2011年资助学生480万人,资助金额72亿元。另据2010年2月23日《科技日报》报道,2011年秋季学期,全国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新生为70.28万人,占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41.1%,占报到新生总数的10.8%。通过开学前后的专项检查,并没有发现高校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情况。
我始终认为,教育公平事关方方面面,受制于现行体制和国情,我们不能指望政府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的教育不公,问题只能一个一个解决,关键是要选准方向。譬如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和推广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来促进教育公平,应该作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而且以现有的经济实力,政府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