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详细信息

生源危机加深,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

2012/8/23 10:55: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17日下午,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据统计,在最后一个批次投档中,共有约5万个招生计划落空,比去年增加了约1万人。虽然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竟无一人报考。(8月22日《新快报》)

  其实,出现生源危机的并非山东一地。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对此,人们不免要问:高职院校为何会出现“生源危机”?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持续加深,谁该警醒?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持续加深并不一定是件坏事。生源危机,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一个警钟,如果高职院校能以此为压力,并把其作为一个转型、改革的良机。我想,这场“生源危机”一定能很快过去,并且,高职院校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先进行深刻地反思,并进行大胆改革。

  首先,要改变原来那种“重招生、轻教学”的思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却在逐渐减少。在这种境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反而是在招生上使出各种“歪招”。

  比如,有的高职院校与高中学校联系,通过给“回扣”的方式招生;有的逼自己学校的学生去招生,并把招生任务直接和评优、奖学金评定等联系在一起;还有的要求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提前交学费,并称“不提前交费就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还有的学校通过夸大虚假宣传、甚者给出各种就业承诺来吸引学生;更有一些学校互相“挖墙角”、互相诋毁……然而,这些招生“歪招”都并非治本之策。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是吸引生源的根本之策。

  其次,要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的精英人才,没有长时间的实践肯定是不行的。高职院校不妨学习一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把企业进行的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与职业学校进行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学生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学生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根据课程设计,接受双元制培养的学生约有70%的时间在企业,30%的时间在学校。

  然而,我们的高职教育恰恰与其相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目前,韩国和日本等国都在从中吸取经验,来完善本国职教体系,我们为何就不能借鉴学习呢?

  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持续加深,已经给高职院校敲响了警钟。如果高职院校只想通过各种“歪招”招生,而不进行改革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很快就会出现高职院校“倒闭潮”。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