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详细信息

教育改革,不是“变着花样瞎折腾”

2016/11/3 11:38: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背景

  “六个看”、“四个着力”、“四个不忘”......这些生动鲜明的词,出自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所作的报告,而这份报告的关键词,是“教育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陈宝生部长的这份报告,不仅解决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疑惑,他提到的“六个看”,更是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6个思考维度。

  期待这6个思考维度,能引领教育者深入思考教育改革的意义,让一些教育改革不再演变成山西大学教授刘庆昌口中的“变着花样瞎折腾”。

  一、向后看 主要看现在的教育发展水平我们是如何达到的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取得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在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力稳步上升。

  【启示】

  向后看:学校的教育改革,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文/刘从华,湖北省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文化传承、治校方略等都是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多年甚至多少代艰辛探索、长期积淀形成的,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承继性。如果在对学校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必然事与愿违。

  智慧的做法是沿着既定目标,依托学校原有基础和优势,循序渐进,让原有的优势更加凸显,特色更加突出,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学校所有的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只有多协商,多听大家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好,不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12月16日,2016年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将召开以“教育变革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分论坛

  二、向前看 主要看教育发展的目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无论是中央立足我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小康决战决胜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保障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概括起来,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启示】

  向前看: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文/朱永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虽然我们要求改变教育,但也要记住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把握住最根本的方向。举一个例子:之前我曾发起一个活动,新教育实验,这是中国最大的民间教育改革,现在已经有60个试验区、3000所实验学校、300万师生参与,实验的宗旨也是我理解的变革的宗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结目标,而教育本身就是幸福,就是生活,不是简单地为未来做准备。所以教育应该让人成为他自己,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掘出来。怎么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怎么让学生去发掘自己?这才是教育最关键的。

  在未来我们要创造市场,而未来也将不是学校品牌的竞争,而是课程品牌的竞争。现在互联网已经提供了这种可能,一个课程可以由一百万人同时来学习,学校的优劣集中体现在课程的优劣。

  课程为王,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度 | 朱永新:课程为王,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

  12月15日,2016年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将为我们带来“未来学校之课程教学改革”主题报告

  三、向内看 主要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是最根本的特征。在这一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动能、结构、布局的重大转换期,只有深入研究分析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政策和改革方案。

  【启示】

  向内看:学校教改的前提,是诊断现状

  文/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发现宠物医院安排体检,给小狗小猫体检,我就忍不住了,连狗和猫都体检了,这么重要的地方——学校——却没人体检。

  一个我非常害怕的研究结果:在任何一个即使是我们专业的领域,即使是我们从大学里开始学习,后来工作了二十、三十年的领域,我们真正了解这个领域的事情也不过15%,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不过30%,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能占到55%。

  其实这个研究想告诉我们什么?超过一半的东西,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挑战现状是基业常青的唯一途径,那么现状是什么如果都不知道,怎么挑战它?所以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现状。

  其实这跟管理学上的冰山效应是完全一致的,人们只看到冰山的一角,泰坦尼克号出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了,我们没有看到水面以下的冰山。

  我们自己的眼睛永远看不清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所以我们需要第三只眼睛——学校诊断。

  ?管理 | 李希贵:猫和狗都体检了,学校却没人体检

  四、向外看 国际环境带来的教育挑战

  主要看教育发展的国际环境,看新的全球科技革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以“一带一路”为突出标志,我国正在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制定的过程中逐步登上世界舞台的核心,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随全球化科技革命的新突破、新理念、新课题而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明确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坐标中的位置,我们的教育蓝图就会有更大的格局,更好的谋划。

  【启示】

  向外看:中西教育对比带来的教改启示——关注个性

  文/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这几年经常传来美国的顶尖大学拒绝中国高考状元的消息,为什么?人家说得很清楚,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领袖人才,不要考试机器。如果你在高中从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服务,没有领导与组织能力,没有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这种人我们不需要。

  世界各国无不把个性发展列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如同我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把黄瓜、茄子都改造成为向日葵,而是使黄瓜成为好黄瓜,茄子成为好茄子。

  这也是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我们的教育中,总是求全责备,要求学生样样优秀,各门功课全优,这本身就违反了教育的逻辑。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成功,追求成功;但是,通往成功的通道究竟是什么?

  乔布斯的回答:“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不太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声音,没有属于自己特别的爱好,没有自己特别想做的事。

  五、向上看 主要看党中央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发展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先后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中央深改组先后审议通过9个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多个教育改革方面的文件,重视程度高、部署严密、措施具体,需要教育系统进一步深入学习,学深吃透中央政策要求。

  【启示】

  向上看:教改前,要学深吃透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

  学校,并非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处于整个教育的大环境之中。学校的教育改革,不仅要考虑学校本身,还需要学深吃透国家的教育政策,这样才不至于让教改偏离轨道。

  1、学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瞬间10万+的背后,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事

  ?读懂“核心素养”后,如何解决校长和教师最关心的落实问题?

  2、吃透“中高考改革”

  ?2017高考大纲突变惹争议:应给学校充分准备期(附大纲原文及解读)

  ?推荐 | 中高考改革后,中小学将有4门学科的教师出现严重短缺!

  ?干货 | 中高考改革后,拥有这6种能力的孩子成绩会更好

  ?高中教材要改了!今后,老师课前不再写教案?

  12月15日,2016年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北京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将分别为我们带来“教育创新之核心素养建构”、“教育创新之考试改革应对”的主题报告

  六、向下看 主要看人民群众对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什么新期待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地分析不同群体的新期待、新需求。共享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标。

  【启示】

  向下看——改革教学,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曾在一场校长培训班上,以“一个儿科医生眼中的教育问题”为主题作了开场报告。他提出,要教育好孩子,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是重要的教育规律,“有时候,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就是教育规律,这点大家认识不够。”

  他以数学学习问题举例。六、七岁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数学难学?医学研究表明,读数、写数最难,找规律、立体图形最简单,但中国的数学教育从来都是从读数、写数开始。

  由于读写、数字需要用到更高级的思维,而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而如果从简单的读图等开始教,符合孩子的发育规律,则会容易得多。

  沈晓明还举例说,当前,多数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头歪着,趴在桌子上写。这是因为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

  一上学就要学写字,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但这样,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

  “如果老师知道这些医学知识,就不会一味责怪孩子了。教育研究者也会相应地改革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权威 | 新任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教育界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

  结语

  改革在我看来绝非学校教育的常态,改革只有发生在不得不改的时期,才具有合理性。换言之,当我们摸索到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格局,学校教育应该处于常规运行状态。如果不理解改革的意义,所谓改革不过是在道义的旗号下变着花样折腾。

  我敢说,大多数教育同行是不愿意折腾的,一旦折腾,一定是瞎折腾,待到尘埃落定,终会后悔得捶胸顿足。

  我真诚地希望与教育有关的人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谁是教育的改革者?谁有权利和资格改革教育?教育改革为了谁?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够逐渐理性起来。

  ——山西大学教授刘庆昌

  ?深度 | 刘庆昌:中小学的大多数改革,不过是变着花样瞎折腾

  校长派独家文章

  ○独家 | 校长李建文:教育不止是奠基未来,也要幸福当下

  ○独家 | 实践派校长杨文芝:生涯教育,让应试学生走得更远

  ○独家 | 玉田一中校长赵仁义:教育危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重才轻德”

  ○独家 | 校长肖远骑:做学校就是做文化,不能是假把式、空花瓶

  | 根据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等综编

  | 来源:校长派

  | 更多内容请关注:xiaozhangpai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