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界一直在努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等,都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教师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记者:今天,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
谈松华: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的十项指标中有关教育的有两项,即成人识字率高于80%,高等教育普及率高于15%。从这两个指标看,我国均已超过这些水平(成人识字率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以上),可以说从各级各类教育的毛入学率,即教育发展水平量化的角度而言,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阶段的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正在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的阶段,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从以量的扩张为重点,转向以质的提升为重点;从以“硬件”建设为重点,转向以“软件”建设为重点;从以效率取向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以公平取向的均衡发展;从以人为发展手段的教育价值观,转向以人为发展目的的教育价值观等。集中起来说,就是要从重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教育,转向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也就是真正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现代化。
记者:人的现代化如何在教育实践中真正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谈松华:从根本上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把提升人的现代性水准、促进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始终。关于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机构,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先后提出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这些不同的框架在素养结构或关键能力的重点方面有所不同,但一个共同点是适应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经历的新科技革命、经济社会加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等新变化和新挑战,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结构框架。
我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专题研究和多方研讨,提出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说,它对于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具有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依据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迅速变化的新要求,赋予时代的内涵,突出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了21世纪信息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新要求。也可以说,人的现代性的时代内涵将成为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基本目标和检验标准。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居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指导性目标的位置,处于统领地位,将通过从核心素养、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到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测评这样众多的实践环节,循环往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渗透到人的成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侧面,发挥提升人的现代性的整体作用。
记者:我国多年来一直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起到什么作用?
谈松华:我们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尽管效果还不是太理想,但它在教育界起到了启蒙作用,让教育界的思想更加解放,不把人当作工具来培养,而是要提高人的素质。
把素质教育摆到教育现代化的布局中进行反思,应该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最初,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的重点主要反映在加强音体美等非高考科目和课外活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与此相伴的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深入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成为国家教育决策,并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近30年的历史进程表明,尽管素质教育在认识上仍然存在歧义,实践效果也并非尽如人意,但它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由于它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宗旨,也应该是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记者: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您认为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谈松华: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有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问题是将适应新阶段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有三个因素更加值得下力气:
第一是教师。教师对于教书育人,尤其是对于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有人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的作用将会减弱,甚至被取代。这是一种误解。但是,教师的作用、任务和工作方式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将从知识的传导者、教育的主管者,转变为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者、教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问题的关键恰恰是教师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是不断增长现代性、实现现代化的问题。在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中,我国广大教师正在经历这样的历史性转变,一大批教师站在变革和创新的前列,而大多数教师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困扰。世界银行在《知识经济与中国:把握21世纪》报告指出,几千年的儒家传统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形成了中国教育死记硬背的传统。我们的教师就是被这样的传统培养和熏陶出来的,又受现实的“应试教育”制度性的制约,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观念到行为、从学校到社会、从组织到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变革。总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第二是制度。在教育变革中,制度起着整体性的杠杆作用。为什么在现实中会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样的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但现行的用人制度、薪酬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却导向“考试竞争”“分分计较”,“看不见的手”把大家引向“分数竞技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制度惯性的力量。制度对于人们的行为确实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上海、浙江试点,尽管启动仅一年,总体效果有待检验,但仅就高考选考科目由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这项改革,已经引发高中教育教学过程和组织管理的系列改革,有望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因此,整体配套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已经成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长远之计。
第三是文化。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与文化关系密切,素质教育的深入涉及文化观念的深层变革。这种文化观念的变革不仅是学校教师、管理者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包括家庭文化和教育思想,还有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绩观念等。这些年,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有的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探索,有时会遭到家长的反对、舆论的质疑,或者政府官员因担心升学率下降而进行的阻止。可见,素质教育以及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各种改革,必然要经历一个冲破传统文化观念的羁绊、不断提升现代性、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学校、社会、政府之间以及教育相关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只有在教育文明和社会文明都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时,赋予现代教育内涵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和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才会以新的教育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报记者 杨桂青 特约撰稿 李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