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周海燕)“数控专业前些年很火,但学校通过市场调查后发现,用人单位招人很少招数控单一工种的学生,而是更喜欢综合性人才。”今年,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中开设数控课程,不再培养单一的数控专业毕业生。
近年来,柳州市以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核心产业为引领,坚持“撤、补、建、强”链原则优化专业布局,结合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确定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重点建设专业大类每所院校原则上不超过两个,非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围绕优势专业“强链”,缺失专业“补链”,战略性新兴专业进行“建链”,对不相适应需求的专业“撤链”,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专业与产业对接吻合度。
针对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基本建设不足、生源萎缩、布点过多、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柳州市进行关停,撤销了部分职业院校的文秘、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供用电技术等42个专业。围绕产业链的上、中、下端要求,对于产业链上缺失的专业进行补充。与汽车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集群,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以补充汽车产业在物流、金融、销售及保险、交通信息、二手车交易方面的需求。
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以及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柳州市新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空中乘务、智能产品开发、动车组检修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23个专业,应对新兴行业产业需求。重点建设面向汽车、机械、信息、现代服务业、轨道交通产业的“产业—专业”集群。
3年来,柳州市中、高职院校分别新增专业6个和44个,分别撤销专业11个和31个。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旭阳介绍说,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从职业教育“产业链—专业集群”对接入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鼓励每所中职院校重点建设两个专业大类,每个专业大类下设8至10个专业,非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原则上不再新设。
据了解,柳州市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机械制造、汽车、物流专业订单培养比例超过80%,市属职业院校共为产业输送2.7万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有力促进了柳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