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详细信息

学生基本功大赛赛出了什么

2017/7/10 17:09: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江苏省出战的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大三学生顾俊杰和他的队友们,经过三天的拼搏,在2017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综合理论知 识、体操、武术、微机课以及英语五项比赛中技压群英,斩获五个单项的桂冠,并获得了团体比赛的第一名。“这不仅是几名参赛选手的胜利,也是学校的荣誉,更 凝结了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师生的智慧、汗水和辛勤付出。”该校体育学院院长江宇说。

大赛成检阅学校和学生体育能力的“舞台”

2017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近日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184名选手参赛。赛事由教育部主办,安徽 师范大学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本次比赛既是一次教学竞技,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次检阅和评估。该赛事早在1997年就开 始举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8届,前后共有162所高校参赛。

大赛组委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组组长、苏州大学教授王家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比赛不仅展现了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也检阅了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

王家宏介绍说,为了达到专业建设的导向作用,组委会在设计比赛内容与形式时,力求彰显社会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从体育理论知识笔试技能展示到田 径、体操、篮球、武术等六项内容,逐步增加了外语知识竞赛(笔试加口试)、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赛;2011年大赛增加了校长论坛;2014年增加了说课比 赛,今年又调整成微课比赛。“目前赛事已成为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师生们共同展示与交流的盛会,成为大家翘首以盼的品牌项目。”

带着收获的喜悦,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江宇信心倍增。“代表江苏省来参赛,压力非常大,从备战到比赛,我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的紧绷状态,赛前心 里忐忑不安,因为并不清楚我校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同时学生从未参加过如此高规格的比赛,学生的‘基本功’也没有在全国比赛中检验 过,心里没底。但通过比赛,我们增强了信心,同时更坚定了我们的办学方向和目标,那就是一切要以质量为中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 的人民教师。”她说。

代表浙江省出战的台州学院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让身为体育学院院长的周瑶心情大好。接受记者采访时周瑶直言:“比赛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开展,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住体育教育专业的‘牛鼻子’,来带动其他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泰山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徐复智不无夸张地表示,参加比赛让学校和师生都受益匪浅,“一些学生说,这几个月的集训比四年在校学到的还多”。

东南大学教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组委员张惠红告诉记者:“我们对这些年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做了一个统计。统计表明,参加过比赛的大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不少人毕业后都成了教学骨干和能手。”

健康知识不足成体育专业学生的“短板”

本次比赛竞赛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类、运动技能类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类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综合、英语和微课三项内容;运动技能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

“相比其他学科的老师,体育老师既要能文又要能武,需要学的技能可真不少。”学田径出身的张惠红慨叹。

事实上,按照专业学习的需求,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往往要比师范类其他专业学生学习的技能多得多。同是师范生,一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可能比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化方面少很多,但却要学习更多技能。

近年来,由于一些院校在招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时,不再强调技能,导致不少学生“光会说不会练”,有的甚至连示范都做不了,引发业界不少争议。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杨长久撰写的《普通高考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技能考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指出,在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能考试的项目设置方 面,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有人建议取消专项技能考试,有人建议增加专项技能考试,有人建议把专项技能考试改为其他技能考试,但赞成在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能考 试中进行专项技能考试的人居多。他认为,无论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发展出发,还是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长远目标出发,都应该在运动技能考试时进行专项技 能考试,“因为这不仅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的途径之一,更是高校选拔合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

当下,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堪忧。首先是学生健康意识欠缺。记者曾就“学生在高考前应该吃什么样的食物、一旦遇到挫伤如何处理”等问题采访比赛学生,得到的答复不是“不知道”,就是模棱两可。同时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处理问题。

其次是技能不强。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曾面试了近30名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却没有一人的专项能力符合他们学校的现实需求。在范禄燕看来,体育教育专业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技能不强,一是由于高校入学时没有要求,二是学校强调文化成绩而忽略技能培养。

而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也缺少“健康”的基本功。记者在对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进行随机采访后发现,高校体育教 师基本没有公共卫生或膳食营养学的背景,也很少有康复医学之类背景的毕业生充实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拥有的营养知识、公共卫生以及健康教育的知 识基本来自后天的培训和自学所得,如此状况下,很难奢求他们所教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健康的基本功。

当前,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知识匮乏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软肋,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接轨,也妨碍《“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和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形成健康生活目标的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 的健康基本功亟待加强。

有关专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哪来全民小康?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为己任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其核 心任务就是将健康纳入到大学教育的所有学科和相关政策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大健康观”。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在健康中国中发挥更 多的作用,真正为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健康素养教育或成学校体育的“主菜”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如何应对成为本届赛事校长论坛的主题。

在王家宏看来,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健康指标,考验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

王家宏认为,青少年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在不同生命阶段培养不同的身体能力。比如,柔韧性、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的发育是有其自身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学校要让学生懂得,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期,即使再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

“2013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9.48%,意味着每100个人中不到10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水平非常低。”王家宏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学校对他们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与王家宏的观点相似。惠州学院副院长刘国栋表示,学校体育要进一步丰富“健康第一”的内涵,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提升健康素养,培养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技能。而这些也是未来体育教师的基本功。

让更多学生通过参赛提升素质已成为各参赛代表队的共同心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参赛队都希望今后比赛能进一步“扩容”,让更多有体育教育专业 的学校有机会参加比赛,“三年的时间太长了,最好一年一次。”周瑶建议,因为在他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类似的基本功比赛,“这是我们学校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秘 诀之一。”

王家宏非常认同大家的“扩容”建议。他认为,“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来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赛事扩大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海选机制和现代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本报记者 俞路石 李小伟)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