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详细信息

高考失利 从高职生到国外高校博士生的“抗争”

2017/8/14 15:54: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在陈卫炜的朋友圈里,不久前发了这样一条动态:配图是一段书中的文字,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既然悲剧是注定的,那么不应该逃避,也不应该在虚幻中寻找自我安慰,而是应该沉下底层,去体验人生的真谛,做一个伤痕累累、痛苦万般的超人。”她的配文是:“即便徒劳,也要抗争。”

  如今,陈卫炜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在读博士,她的硕士学位也是在这所学校拿到的,并且以各科与总分名列前茅的成绩被破格录取,成为这所学校少有招入的大专生。

  7月底她第三次前往埃塞俄比亚,参与由英国国际开发部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为期3年的调研项目——中资企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状况,协助她的博士导师、项目主要负责人Carlos Oya(查罗斯·欧亚)教授对该项目进行评估。

  显然现在的她不是悲剧,但为了这次抗争的胜利,她也曾拼尽了全力。

  陈卫炜依然记得高考失利时的情景,犹如初中时妈妈突然离世对她的打击一般。随之而来的是“一考定终身”的各种压力,父亲失望落寞的神情,亲朋好友怀疑的语气,绝望的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好几天,当时她感觉“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出于对家庭负担的考虑,陈卫炜没有复读,父亲对她说,你可以在读专科的时候好好想想自己以后到底想做什么,不一定要做建筑设计,而且你可以专升本、继续读研,只要努力仍然有很多机会。

  听了父亲的话,陈卫炜亲自去了一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了解了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模式,而且学费较低,她决定在这所学校读专科。出于对语言的喜爱,她放弃了小时候当建筑设计师的梦想,选择了国际贸易与英语专业。

  当陈卫炜真正成为了一名专科生时,却不如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哪怕表现得再好,在亲戚朋友之间你都是一名专科生。我可能无法改变世界对我的看法,但是我可以改变我对世界的看法。就算全世界都觉得我不行,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认可。”陈卫炜说。

  大一下学期开始,她给自己制订了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陈卫炜依然记得第一次的目标: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日语能力考试的二级。而日语,则是她给自己选择的一门需要完全自学的外语。

  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陈卫炜几乎是采用一种“半军事化”的自我管理方式:每天早起晨读英语,空余时间几乎全部在图书馆学习。在3年时间里,她不仅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和雅思6.5分的成绩、日语能力考试等级证书,还获得了优秀班干部的称号,并在大三时破例和外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一起去日本做短期交流。

  2012年,陈卫炜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破格录取进入硕士预科课程学习,她也是这所学院少有招入的大专生。事实上,陈卫炜凭借当时7分的雅思成绩让她直接进入了面试环节,也正是面试环节的突出表现让本来觉得她专业背景不合格的考官们转变了想法。在硕士预科中,她又以150名学生中各科与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优秀毕业生,再次被破格录取为亚非学院的发展研究硕士。这150名学生只有3名中国学生,而她是唯一一名大专背景的学生。其他两个人,则是国内顶尖院校的学生。

  在读硕士期间,陈卫炜遇见了她的“伯乐”——博士导师查罗斯·欧亚教授。听了陈卫炜的故事和想法,查罗斯·欧亚教授非常赏识她的“草根精神”,邀请她参与了他最新的国际学术项目,旨在做中资企业在非洲的比较研究。为了做田野调查,在过去2年多里,陈卫炜先后3次去了安哥拉、两次去埃塞俄比亚。

  2016年9月,陈卫炜在亚非学院开始了她的博士课程。她的博士课题是针对中国民营企业走入非洲对比研究。之所以选择研究这个课题,部分原因便是她和那些在非洲的中国人有同样的共鸣——“草根精神”,她认为这些年轻人虽然可能“出身”不高贵,但是怀揣着梦想和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而这些中国企业家给中国资本走入非洲注入了新活力。

  陈卫炜认为,草根精神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一路走来虽然不易,但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她给母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的寄语中说道:“我完全不认同‘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你的人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实习生 蔡宁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14日 10 版)

  原标题:陈卫炜:从高职生到国外高校博士生的“抗争”

  责任编辑:戴全英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