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教学经验司空见惯,伪造证书不多见
“不虚增教学经验,家长就会不信任,也不会报班,新老师就带不了课。”曾在某大型培训机构任职的范茜(化名)认为,虚增教学经验、随意使用“名师”名头,这类做法在业内司空见惯。“当我还是‘小白’的时候,给我的名头就是某高端课程教学‘名师’,可当时我还没看到教材呢。”
一家培训机构创办人袁强(化名)告诉记者,正规的培训机构很少在公开场合去吹嘘有多少“名师”,但老师在授课时虚假包装确实很常见。袁强说,把课备好、教好只是培训机构老师的基本功,由于需要靠家长口碑宣传带来新生,“老师还需要学会自我营销和对学校品牌的推广”。
“请在校大学生作为兼职老师很普遍。”在安徽马鞍山一家培训机构任职的谷苏苏说,只有具备一定资质和经济实力的培训机构,才会去建立专职的教师队伍,而当地中小培训机构都是以聘请兼职老师为主。
不同于虚增教学经验在业内司空见惯,谎报学历证书、奖优证书等现象相对比较少见。“学历造假很难做到,因为一些家长会查得到。”范茜说,培训机构教师所获的证书属于硬件,很难造假,家长在招聘平台上也能搜索到老师简历。
口碑才是生命力,过度包装越来越不管用
“会向高年级家长请教哪个培训机构、哪个老师比较好,了解这些信息后,再把小孩送过去。”南京市民刘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她最看重的还是熟人的推荐。
曾在上海某教育任职的王靖告诉记者,一般家长是先看教师的资格证,试听一节课后,家长和小孩都感觉不错再签约。
“有的家长是看校内成绩,有的是看竞赛成绩,有的是看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成绩。”范茜说,家长们报班后,会再去根据“当下即时的反应”决定是否续报或中途换班。一些家长还从实际应用能力来判断培训效果,“小孩上了英语培训班后,开始喜欢看英语原版书,表现得很自信,一些家长也会很满足”。
“培训机构的营销作用是相对比较小的,‘忽悠’已经越来越不好用了。”范茜认为,培训行业是在教书育人,虚假宣传被查处后很难翻身。
“营销只是一个方面,但看重的肯定还是老师的资质和实力,如果家长不看重这个,也是对小孩不负责任。”王靖说。
“名师崇拜”不可过度,行业监管亟待跟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包装名师”现象,除了培训机构自身涉嫌虚假宣传之外,很多家长的“名师崇拜”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希望给孩子培训的老师是‘名师’,而‘名师’又没有那么多,培训机构就只能扯名师的大旗”。
“不像体制内学校的教师有职称、各种获奖,培训机构的‘名师’大多是培训机构自己授予,或者说通过长期包装而来。”熊丙奇认为,不管是经历、年限,还是头衔,都不能和资深、“名师”划等号。
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包装名师”等现象违反了广告宣传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基本原则,涉嫌构成虚假广告和误导性宣传,会对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造成侵害。他建议,工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铸造监管合力,将经常做虚假广告的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限制其招生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