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围绕网络词语能不能写进高考作文、噪音禁令是不是过于严苛、高考孩子撕碎课本、高考最牛钉子户等话题成为众多考生与家长关注的热点,并成为2011年高考前夕的”独有风景”。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些“风景”背后,隐藏的仅仅是高考本身的是与非吗?
新闻背景:
6月5日《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交管局昨天发布高考交通保障举措,高考期间接送考生的车辆不受尾号限行规定限制,发生轻微违法行为的,交警不进行现场处罚,批评教育查验后即可放行。不仅北京如此,南京也有类似的规定,例如禁噪条例、爱心的士的推出,也反映了社会对考生的“非一般”关爱。
保驾护航过头了?
雷泓霈
将高考上升到草木皆兵的 “战争”高度,不惜动用社会资源为高考保驾护航,已是社会对高考的常态要求,此举是为孩子创建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可看看每年的考试新闻,仍会发生考生迟到、丢失准考证、走错考场、看错时间等失误。
为何还有失误?是考生自己出现了失误。印度某动物园发生大火后,人们发现大象也被烧死了,拴大象的绳子很细,只要它挣脱,是能够得到自救的,但它被惯性思维拴住了,已经不会逃跑了。人也是这样。当整个社会为考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宏大的外力性的考试护航,是否会让学生陷入“溺爱惯性”,考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细心麻木迟钝很多。
如果我们不为考生提供无微不至的保驾护航,难道孩子就不能完成高考任务?就说噪声吧,平时在教室、学校和家里学习看书的时候,汽车喇叭声、人声鼎沸的喧闹,噪声是无所不在的,考生不是照样完成考试了吗?为何到了高考,我们就要打破这种生态型学习环境呢?这种环境的突然清净会不会对习惯噪声的考生造成遗憾和不适应呢?这种关心会不会形成一种好心的污染和干扰呢?
动辄动用、浪费公共资源为高考保驾护航,涉嫌资源和权力滥用。因为公共资源、政策资源都是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它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司法程序,经过同级人大的授权。我们所有的保驾护航都没有经过人大授权,这是不够规范的。这种“高架护航”反而会对孩子造成行政乱作为的污染。
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是非常大的。据报道,如果人的大脑得到完全开发的话,可以将几人高的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对于绝大多数已经成年的高考生,他们已经具备这种人格和能力潜能,放开手脚,他们同样能干好。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容易陷入“关心过度”,用好心代替了孩子的体验而已。
就算是孩子在考试中出现一些小失误,那也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社会、家长也没有必要用完美主义要求孩子。这种不完美反而是孩子吸取教训、提升心智成长的挫折教育和生动教材。
写到这里,想到了外国学生在上海参加的“洋高考”。400余名考生的考场门口,只有约20名家长。送考家长之一的中井先生表示,这次如果不是出差来上海,他也不会前来送考。独自从青岛赶来上海参加考试的一名德国考生说,出发前,都在青岛工作的父母拍着他的肩说:“好好干。”而另一位来自西班牙的高德莎对于中国家长人山人海的送考情形表示难以理解,她告诉记者,从小到大,自己都是独自一人去参加考试的。 “洋学生”能将高考看得非常轻松,就能处理好自己的“高考事务”,我们的孩子同样能干好!
新闻背景:
据6月5日江西卫视报道,湖北武汉一所学校高三的学生把课本撕成碎片,一起从楼上扔了下来,场面非常壮观。
如何发泄压力和不满
张成浩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认为高考生撕碎课本抛向天空是学生的一种发泄方式既发泄了对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不满,又让我们看到学生释放压力后激动的心情。
我们的孩子从一入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应试教育的圈子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家长们就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各种兴趣辅导学习班,孩子的兴趣、童年就这样被各种“兴趣班”夺走;孩子们进入小学、中学,面临的又是择校难题和各种文化补习班,多数孩子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暑假就是他们的第三学期,孩子们的天真、少年就这样被文化补习班夺走。
从小学开始,我们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简单机械重复的学习越来越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学习对学生们来说能有多少乐趣可言?学校、家长和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三天。
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被人们称为“寒窗十年”,足以看出孩子的童年是被压力重重的应试教育包围的。而国外先进国家的教育体制正好和我们的教育体制相反小时候自由发展,高中、大学努力学习。难道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该反思吗?
新闻背景:
6月7日,成都,“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甚至说他是“现代范进”。俗话说,凡事重复的次数多了,或许会消磨了激情、或许最终厌倦。从自己还是青春少年考试考到和儿子同时步入考场,梁实为何要独树一帜、一意孤行呢?
“高考哥”为何一意孤行
汪昌莲
首先,笔者想替梁实摘掉强加在他头上的这些“头衔”。其一,他没有成为阻碍推行高考制度的“钉子”,高考管理部门也没有视他为“眼中钉”,所以,称他为“高考最牛钉子户”,显然是言过其实。其二,他根本算不上是“中国第一铁脑壳”,因为就算他是“铁脑壳”,也没有撞开大学的门,更没有撞倒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其三,称他为“现代范进”,既是对他个人的侮辱,也是对当今高考制度的亵渎。
退一步讲,即便是要给梁实赐一个名号,也要与时俱进,与网络时代接轨。因此,称梁实为“高考哥”,既符合网络民意,又名至实归。问题是,如果依然站在过去的起点上,去围观、评价“高考哥”的执着与痴迷,显然已经陈旧过时了。也就是说,梁实已由过去的“高考生”成长为现在的“高考哥”,再去感受他15年参加高考的悲情,再去痛惜他15年的大学梦想,就有点不识时务,甚至是杞人忧天了。
事实上,“高考哥”当初的宏伟理想,已经被时间消磨得一干二净;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身心的历练,昔日“高考生”的伟大理想,已转化为当今“高考哥”的美好现实。可见,如今“高考哥”是在轻松应考,考试成绩如何,是否被理想大学录取,也已经显得意义不大了。
有人说,高考是梁实的“主业”,生意反而成了他的“副业”。但依笔者之见,恰恰相反,生意才是他真正的主业。试想,如果没有生意做支撑,“高考哥”拿什么去续写15年高考传奇?说直白一点,不仅生意是“高考哥”的主业,甚至连高考也成为其主业的一部分;与其说他在持续参加高考,不如说他在“经营高考”,每年参加高考,已成为其固定的投资项目,收获的是高旺的人气,以及广告难以企及的宣传效应。
可见,对于“高考哥”来说,参加高考,已成为其成就事业的重要砝码,既是他的理想,更是他的现实。
新闻背景:
高考作文能否出现网络词语?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给出了明确回答:不能!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做错别字扣分。
高考作文
禁网络词语有理?
王学进
周教授的提醒很及时,要不将有许多考生会因此失分。我估计,此“禁令”具有普适性,不仅上海如此,各省市也同样适用。
尽管有网友不认可周教授的说法,说“给力”这样的网络热词已经出现在主流报纸上,而且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怎么能当做错别字扣分呢?我说,应该扣分。为什么?因为高考不同于网络聊天,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用标准规范的汉语言来表情达意,它讲究的是严肃性、规范化,因而其评分标准也十分严格甚至苛刻,而且还强调一律,这是为了维护国考的公正、公平起见。即便“给力”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常用词,也不能给其“网开一面”,不然其他网络词语就会在高考作文中蜂拥而入,扰乱评分标准,给阅卷老师添乱,出难题。
如果语文高考放宽尺度,允许考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甚至因为网络词语使用丰富,增加了作文的生动性,获得了高分,这样就会极大地刺激中学生使用网络词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但在平时写作中广泛运用网络词语,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甚至在课外活动中,开口闭口“神马”、“有木有”、“穿越了”、“闹太套”、“真相帝”……那让语文老师怎么教学,怎么改作?结果不但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破坏汉语言的纯洁性,割裂汉语言几千年来形成的发展演变传统,结果会毁了汉语言。
说到底,网络词语只是网络产生的一种“异型语言”,它们不遵循严格的造字法,大多是网友随意“创造”的,不讲语法和构词法,只为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或者为达到调侃、戏谑、讽刺、噱头、轰动等网络效应,灵机一动“发明”的,来去一阵风,生命力极其短暂。更有甚者,个别网友通过臆想,杜撰生造一些怪癖的字,如“囧”、“槑” 、“烎”,让人不明所以,连注音都困难。假如广大学生热衷于使用此类怪字,并用它们来遣字造句作文,那汉语言的末日就要到了。作为中学教学的风向标,高考作文理应禁用网络词语,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