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列表信息 >> 详细信息

795万!明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再创新高 须建就业稳压器

2016/12/2 11:43: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就在日历即将翻到2016年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教育部发布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795万,较今年新增30万。新增22万、16万、30万,回顾过往3年,逐年增长依然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的主旋律。

  “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此概括当前的就业压力。一面是依然不可盲目乐观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一面是持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接下来的半年,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795万大学生来说,注定是一段不小的挑战。

  如何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中打造更多“就业稳压器”,如何在简单追求“就业数量”的同时更关注“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如何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变成毕业生理性择业、提升创业创新能力、高校下大力气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在压力中寻求突破之道,还需政府、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共同发力。

  整体就业好于预期,外部环境相对积极

今年2月,国新办曾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当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话还言犹在耳。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第一,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第二,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第三,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这将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外,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

  如今,9个月过去了,在正视压力的同时,也出现了更为积极的因素:经济增长趋稳。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与上半年持平。其中工业的趋稳态势更加明显,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与上半年持平,而且进入三季度以后,工业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指标都明显好转,工业呈现出明显的企稳态势。

  同时,整体就业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

  稳的基础有所加强,前三季度稳中提质的国民经济运行,无疑为2017年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相对积极的外部环境。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近年来逐年增长的考研人数、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海归人数,以及高校学科设置与就业状况的结构性错位,大学生面对就业自身定位失衡、大学生创业在就业中占比不高,创业成功率仍不尽如人意等因素,依然共同促成了当前就业的严峻局面。

  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

  面对复杂形势,顶层设计至关重要。11月30日,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陈宝生提出了5条倡导,多数都关乎顶层设计。

  第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第二,要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继续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养老等工作,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第三,向重点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向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输送毕业生。第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第五,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细细想来,发挥中小微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将着力点放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这都是从根本上破解就业压力的路径。更重要的是,对于高校来说,一定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让人才培养更精准、更接地气。

  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动态帮扶

  如果说,早些年,骤然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让毕业大学生以及其家庭、社会与行业产业都有些措手不及,近些年来,逐年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倒逼出一种新的可能,毕业生就业观日趋理性,更为科学与多元化的就业心态出现。

  同时,高校也不再简单地关注“就业率”,只是追求一个好看的就业数字,而是从更深层次考虑,将就业与育人相结合,帮助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明确自己的个性特长,精准推送就业服务,从而提升“就业满意度”与个性化的就业匹配度。

  陈宝生表示,要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建立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动态帮扶,配齐配强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之所以如此强调,就是力求引导更多高校从关注就业数量到“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


【编辑:李雨昕】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