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28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我校做为辽宁省推荐院校,首批有幸入选,并且辽宁省仅此一家。
回顾示范校申请立项的整个过程,通过纵向、横向比较,观察入选的院校,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实力决定一切。
今年11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有关专家围绕职业教育进行座谈。 温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要把学校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结合起来。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日第一版,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政府的投入和统筹力度,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动东西部合作和城乡合作办学,促进农村普、职、成“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今年11月23日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说,“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投入140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五大项目”,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培训能力。 项目之一是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重点扶持建设100所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办学实力雄厚、就业率高、辐射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能起示范作用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使100万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
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为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树立改革示范,经国务院同意,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该计划将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创新性的原则,中央引导、地方为主、行业企业参与、院校具体实施,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示范院校的入选的基本条件是: 领导能力领先。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综合水平领先。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专业建设领先。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以上的文件和种种迹象表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我校毫无疑问地要通过自身努力进入建设行列。
截止2005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57所,首批只有28所进入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我校之所以能先期进入,一方面说明我校近些年,在高职教育上取得明显成效,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另一重要因素是我校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省内,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多年来,我校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全省中、高职院校培训师资,为促进全省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也为进入示范校建设行列提供了良好的先缺条件,。
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一所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服务市场的好坏也是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依靠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全省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开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辽宁省交通厅交通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主要由辽宁省交通科研院、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和我校三家完成,而这些课题又与交通土建专业群息息相关,本专业许多骨干教师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交通应用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辽宁省交通行业重点科研项目, 2006年新增《聚脂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研究》、《沈彰高速公路大转弯立交T型刚构施工控制研究》、《辽宁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政策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辽宁省山区公路排水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六项,2007年已拟申报《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应用研究》、《有粘结预应力加固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桥梁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研究》、《抗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材料及其路用特性研究》等九项科研课题。届时,本专业的科研经费将比现在翻一番。通过三年的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社会服务功能必将大大增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沈北新区大开发,提供农民工的职业资格培训,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协调发展。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再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集道路桥梁检测、评估、提出加固设计方案、付诸实施于一体的东北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所,旧桥检测、加固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辽宁科杰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市场重要的一席之地。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要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和业务范畴。依托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专业造血机能和知名度,并通过研究所、监理公司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营造良好的应用技术研发氛围,形成完整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争取更多的横向、纵向交通应用技术课题,在校内以成教部为平台,做好交通系统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借助学校交通科技产业园的兴起,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面向沈北新区交通相关产业,开展企业在岗职工业务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培训。
通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和我校走过进入立项建设院校的历程可以看出,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此次进入示范校建设行列的必要条件,也是我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王铁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