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实施我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依据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创新日益深入,职业特色更加鲜明,初步形成了紧紧围绕主导产业需求,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共58所,在校生55万人,招生18万人,分别占全省高校总数、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的55%、53.4 %、58%。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院校4所,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55门,省精品课程173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5个,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63个。建设国家级精品和示范专业20个,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13个,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06个, 24个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专业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建设项目。高职院校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3个。
自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省启动并实施了国家、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列入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按照国家、省有关精神和要求,认真落实示范建设相关政策,保证建设配套经费足额到位,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制度改革、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2010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验收,并评为评估验收优秀学校。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紧密结合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把实施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工作,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骨干院校建设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促进有关各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营造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学校强化特色,打造品牌,提高我省高职教育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目标和任务
2010年至2011年,完成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验收工作;2010年至2012年启动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规划,2010年度遴选推荐5所院校参加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遴选(名单附后),到2015完成项目建设工作;继续开展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2012年建立10所省重点建设的示范院校。逐步形成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引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带动,省级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全省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河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促进作用。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合作共办高职教育的新机制,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2、政策支持与投入环境建设。制定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建立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探索“知识+技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倾向测试等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加大对骨干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保证办学经费足额到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方向,2020年以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河北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筑建材、现代物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旅游等十大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建立国家、省、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遴选一批社会急需专业(专业群)实施重点建设,引领全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步入国内领先行列。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行做中学、做中教,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精品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构建与实施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做中学”课程体系,推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等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校企共同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建设,选取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的教学内容与软件,引入最新的行业标准,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重点高职院建设一批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4、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加大双师结构、双师素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团队建设,健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优化教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到2015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5、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厂内设校,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校企资源,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外实训基地。到2015年,建成一批国内一流、资源共享、示范作用明显的高职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创新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主动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积极承担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7、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倡导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以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品质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工作,统一规划建设院校项目经费,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各建设院校成立相应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加强自我管理,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和项目目标责任制。
2、建立督查制度。制定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建设院校的预审论证、评审立项、建设、验收等各阶段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3、保证经费投入。省、市财政和院校举办方按照中央投资额度1:1安排配套,保证足额到位。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逐年提高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到2012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科院校水平。
4、政策扶持到位。制定企业参与骨干院校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支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支持结合区域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灵活设置专业;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等。
附:河北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荐名单和排序表
序号
|
推荐院校
|
1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
2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3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4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
5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