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报报道,浙江大学的“拔尖创新学生培育机制试点计划”,即启真班,在全省录取80人,杭二中有20人。此外,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高级中学、学军中学、杭十四中、宁波镇海中学、效实中学和温州中学等高中,也录取了不少。加起来,差不多近60人。在对录取名单的不完全统计中,我们发现,入选学生几乎都就读于城市名校,来自偏远地区的寒门学子,人数很少。
为保招生公平,考试前,浙江大学发布《拔尖创新学生培育机制试点方案》,明文规定:符合基本条件的高二期末学生自愿申请,确保机会均等。录取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不少于10%(注:即不少于8人)。
为什么自主招生中,农村户籍的寒门学子录取很少?逐渐扩大的自主招生对农村学校的冲击是不是很大?我们联系了淳安中学、新昌中学、桐庐中学、建德严州中学等县级学校,有的校长很无奈,有的校长想通过快报说一句:农村的孩子后续发展能力其实很不错。
淳安中学方华新校长:
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来说很多方面都不利
浙大启真班的选拔考试,算是今年最早的高校自主招生。往年10月底,北大、清华等名校都会陆续公布自主招生政策,吸引考生。赶考大军年年有,但来自农村学校、非名校的寒门学子,却一直很少。
前天晚上9点,联系上淳安中学的方华新校长。他正在给学生辅导晚自修,解答历史科目的问题。淳安中学是当地最好的重点中学。
方校长说全校有4人参加了浙大启真班的选拔考试,1人进入面试,但很可惜,最后没被录取。往年,全校最多三四十人参加自主招生,最后拿到加分的,只是个位数。去年,有位同学自主招生拿到50分加分,进了中国人民大学。
方校长说,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来说,很多方面都不利。
一、城乡差别。农村学生一直生活在农村,视野、思维创新方面,确实比不上城市学生。他们看的东西少,而且日常也没有课外辅导,另外,师资方面也有差别。而自招题目却出得新,很难考出好结果。
二、自主招生政策上,城市的重点高中会分到不少名额,但农村学校,可能一所学校一个都没有。
去年,北京大学做过个调查,说寒门学子越来越少,只占全校学生的一成左右。真应该替农村的寒门学子呼吁一下,我们的学生并不差。可能成绩没城市孩子好,但为人处世、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不错,他们到了大学里,后续发展都很好。
桐庐中学冯永平校长:
暑假拉了20多个学生到杭州培训
桐庐中学有3位同学考启真班,女生张敏珠被录取。校长冯永平很开心,说本来没抱希望,这是意外之喜。往年全校只有十多人参加自主招生,拿到加分的人很少。
冯校长说,高校联盟自主招生,对农村学校来说,影响真的很大。前些年,学校每年总有一两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近几年都没有了。自主招生名额分给了城市名校,农村学生越来越难考。
农村学校多是苦教苦学,各方面资源都欠缺。学生知识面欠缺,指导老师的能力也不足。桐庐中学还算好的,今年暑假,学校拉了20多个学生到杭州,做些学科拓展和提升,也为自主招生做了辅导和培训,希望缩小点差距。
现在自主招生越来越普遍,可能相关的辅导资料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拿来参考。新课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也能扩大学生知识面,这些,我觉得可能会逐渐缩小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提高自主招生的命中率。
名校难考,背后有个很大的原因是优秀生源流失。据我所知,每年桐庐县的三千多小学毕业生,总有一两百人要离开桐庐,去杭州、富阳等地,读初中、高中,直到考大学。
新昌中学王伟勇校长:
没有自主招生寒门学子考名校也会越来越难
新昌中学地处小县城,但近十年一直发展很好,是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资格学校,每年都有10位左右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可以说,在全省重点高中里,新昌中学还算日子比较好过的。
校长王伟勇说,这次启真班考试,学校没人参加。但华约、北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学校每年都有一百四五十人参加,占全年级的20%多。最后,通过考试拿到加分的,有二三十人。去年一个女生,拿到北京大学60分加分,进了北大。
自主招生对农村学校冲击大,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客观来说,现在城市化进程很快,人口结构跟着变化,浙江有50%的人都生活在城镇,“寒门学子”本身就在减少。
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均衡确实存在。
说最简单的,一个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教育是在幼儿园。城市幼儿园里,老师会教学生什么是规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团队意识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多是私人承办,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很少,孩子送进来,只是管一下,不会教育和引导。这种差距和不均衡,从幼儿园就拉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
还有,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就拿新昌县城来说,有学生住在城中心,有的住在城郊。中心区的孩子成绩一般较好,因为家庭稳定,父母工作稳定,知识层次高些,重视教育。家住城郊的学生,父母很可能工作不太稳定,在外地打工,家庭教育是缺失的。
不过,客观地说,如果没有自主招生,寒门学子考名校也是越来越难。
生源流失严重。父母工作好,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小学就转学到市区,这可以理解。
好老师也在流失。举个例子,新昌一所职高,有位特级教师,年薪八九万。今年跳槽去了宁波,年薪30万,外加60万安家费。学校留不住人啊。不过,好老师想有自己的发展,这都能理解。
再说,城市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时间多、精力多。双休日和节假日可能都在培训。农村孩子的校外培训基本没有。
这些变化,都是一种规律,我们谁都无法阻断,只能去适应。不过,现在全国都在关注寒门学子,一些高校的招生也会向农村生源倾斜。
国庆长假,我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百所著名中学校长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介绍去年实施的“圆梦计划”,说从中西部地区招来的学生也很不错。但话说回来,他们招人,差不多1个县1个名额。放到哪里,第一名肯定都很好。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夏安腊校长:
自主招生的赶考成本
农村家庭吃不消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是建德很好的重点高中,教学质量好,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好。校长夏安腊说,学校有5位同学考启真班,但都没录取。
夏校长说,自主招生笔试考孩子知识面,面试考临场应变能力,这些方面,都是城市的孩子占优势。
自主招生考孩子,也考家长。比如考了清华、北大,笔试在杭州,通过了是好事,但面试可能就在北京了,一要坐车,二要住宿,父母还得陪着,这些赶考的成本,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真的吃不消的。
每所高校自招比例5%
遇到好生源可能增加到10%
自主招生越来越普遍,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自招比例。去年,浙江大学公布的数据是,自主选拔录取总人数为学校招生计划数的5%(浙大一般每年招生5500人左右),近300人。
据一位名校的招办主任透露,这个5%的规定比例,每所高校都一样。但大家都会根据地区的教育水平有调整,遇到好的生源地,多数会有增加,江浙这些“教育高地”,会增加到10%。
近几年,寒门学子难上名校引发了很多关注。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长李祎说,去年学校自主招生中20.5%的学生是农村户籍,学校对西部农村学生甚至单独划线。比如农村户籍理科学生,录取线降低5分。去年学校在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试点,光华管理学院自主招生录取30人,其中9人是农村户籍,占30%;经济学院自主招生录取30人,其中农村户籍有7人,占23%。今年,北大在全国21个省市的特殊困难地区共招了30人,其中50%是农村户籍。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职业技学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职业技学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