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监控,严防高考舞弊行为
记者在河南省罗山县高中考点看到,每个考场前方都安装有摄像头,门口安放了手机信号屏蔽器。在考点视频监控室的十余台电脑上,每台电脑可同时出现4个考场的视频画面,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所有考场、每个座位。
据该县招委负责人介绍,各个考点视频监控系统直接与县招生考试服务中心监控室相联,教育部和省、市有关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调看每个考场的视频,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关键部位监控到位。
针对高科技作弊方式对高考的威胁,今年四川省进一步加强了技术防控,全面启用了国家标准化考场,每个考场均有全程监控录像。
在常规监考之外,河南省各考点实行网上同步视频监考,省教育厅、省招办实行网上巡查、市县网上巡考,实现“多双眼睛督考”。(记者 万玉凤 龙超凡 陈强 刘磊 刘见)
【短评】维护高考尊严就是维护公平正义
高考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事关教育公平公正。维护考场秩序,确保考试安全,为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是相关部门的职责。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置国家法律和法规于不顾,采取多种手段,干扰和破坏考试秩序。个别考生心存侥幸,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投机取巧。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广大考生的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高考前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打出漂亮“组合拳”。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保密局等单位,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考点周边环境整治等三项集中整治行动;教育部修订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画出了考试违规的“红线”;各地政府也加大了防范力度,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
所有这些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考试的尊严。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高考秩序,就是侵犯考试的尊严,就会带来不正当竞争和不平等竞争,就会损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就会打破公平正义的底线。维护高考的尊严,就是维护公平正义。任何损害、践踏公平正义的行为,都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链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新规
考生带手机入考场算作弊,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在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答卷,不管是不是出自同一考场,都将视为作弊;
对涉及“组织团伙作弊”、“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学生参加考试”等违规行为之一的考生,情节特别严重的,可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
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考试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建议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考试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发现考生有违纪、作弊行为的,应当立即通知在现场的考试工作人员,并应当将视频录像作为证据保存。教育考试机构可以通过视频录像回放,对所涉及考生违规行为进行认定;
教育考试机构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保留作弊人员的相关信息,该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删除、变更。
——摘自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