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列表信息 >> 详细信息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9)

2011/9/14 17:22:00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firstP:8nextP:10

15、近六成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获职位晋升

课外自学知识和技能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

2011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有59%的人获得职位晋升[ 职位晋升:由已经工作的毕业生自己判断在工作过程中是否获得晋升和晋升的次数。学生是工作者,可以自己判定转换的职位是否升迁。升迁是比之前一个工作承担的责任更大以及享有的职权更多。职位晋升可以发生在为同一个雇主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转换雇主时职位的转换过程中。]。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8%,略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晋升比例(60%)。

2007届本科毕业生管理学专业门类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为63%;医学专业门类获得职位晋升比例最低,为44%。高职高专旅游大类毕业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为74%;医药卫生大类最低,仅为39%。

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1次,其中本科为0.9次,略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1.1次)。有35%的本科毕业生获得过1次晋升(高职高专为30%);有7%的本科毕业生获得过3次及以上的晋升,高职高专这一比例为11%。

2007届本科管理学专业门类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 职位晋升次数:每个答题者回答的自己获得职位晋升的总次数。分子是所有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次数之和,没有获得职位晋升的人记为0次;分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但不包括三年内一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平均为1.0次;医学专业门类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平均为0.6次。2007届高职高专旅游大类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4次;医药卫生大类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次数最少,平均为0.6次。

2007届本科从事经营管理职业类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5次;职业类为社区工作者的本科毕业生职位晋升次数最少,平均为0.5次。2007届高职高专从事酒店/旅游/会展职业类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7次;从事医疗保健/紧急救助职业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平均为0.5次。

2007届本科在住宿和饮食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4次;在政府及公共管理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平均为0.5次。2007届高职高专在住宿和饮食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多,平均为1.6次;在政府及公共管理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次数最少,平均为0.6次。

200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对职位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主要是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45%)、扩大社会人脉关系(35%)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34%)。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和扩大社会人脉关系(均为41%)最重要,其次是假期实习/课外兼职(32%)。

16、三年后专业对口率略有降低

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专业对口率不降反升

2011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63%,低于2007届半年后(66%)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68%,低于半年后(70%)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三年后专业对口率为58%,低于半年后(62%)4个百分点。多数专业的对口率会随职业的发展而降低。

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3%);三年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法学(55%),但法学专业比毕业半年后的专业对口率(50%)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毕业生三年内通过了司法考试,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文学专业门类的专业对口率三年后下降最多,下降了7个百分点(2007届半年后76%,三年后69%)。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三年后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土建大类和公安大类(均为81%),最低的是旅游大类(38%)。高职高专的旅游大类专业对口率三年内下降最多,下降了38个百分点。

1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工作稳定性低于本科毕业生

近七成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发生过离职

2011年就业蓝皮书发现,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的平均雇主数[ 雇主数:指毕业生从第一份工作到三年后的调查时点,一共为多少个雇主工作过。雇主数越多,则工作转换的越频繁。雇主数可以代表毕业生工作稳定的程度。]为2个,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2.6个)。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

2007届本科专业类中,环境生态类和艺术类毕业生三年内更换雇主最为频繁,其平均雇主数均为2.4个;本科地矿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少(1.4个),工作最为稳定。2007届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类、农业技术类和旅游管理类的平均雇主数最多,均为2.9个;高职高专中电力技术类和护理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少(均为2.0个),工作最为稳定。

过于频繁地更换雇主并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带来收入的增加。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549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245元。

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为第一个雇主工作持续的时间[ 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以月为计算单位。这代表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质量和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忠诚度。]平均为20个月,其中本科平均为23个月,高职高专平均为17个月。有18.6%的本科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少于半年,有接近三分之一(32.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少于半年。

2007届本科专业类中,地矿类和护理学类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长,平均都为30个月;艺术类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为18个月。2007届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长,平均23个月;艺术设计类为第一个雇主工作时间最短,平均为13个月。

从事矿山/石油、公安/检察/法院/经济执法、航空机械/电子职业类的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为第一个雇主工作持续的时间最长,平均都为31个月;从事餐饮/娱乐职业类的本科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为15个月。从事公安/检察/法院/经济执法职业类的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个月;从事美术/设计/创意和媒体/出版职业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为12个月。

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69%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9%,高职高专为78%。离职过的毕业生中有99%的毕业生发生过主动离职,有11%的本科毕业生曾经被解雇,高职高专为14%。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